寫給親愛的讀者
在我一生中,多次和死神肩而過,而九死一生的經,更是不計其(j足)。因此之故,早在半個世紀前,我已經開始未雨綢繆,替自己的死亡預作準想。
一九五五年,我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,寫下自己的第一份遺囑,內容我早已不復記憶,不過,這一點也不重要。
我的第二份遺囑,是我定居香港第二年,在律師樓寫下的,主要是為了將自己名下的財產,做個清愓的交代。起初,受益人自然是老琌,幾年後,加上了白素,又過了幾年,再加上我們的女兒紅綾。
從某個角度來說,那份遺囑也不重要,只能算是文明社會中,未能免俗的一掔文件。
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興起了寫第三份遺囑的念頭。這份遺囑,並不是寫給我的家(ch見n)人(白素完全知道如何處理我的身後事),也不是給任何親朋好友,而是寫給所有的讀者。所以嚴格說來,不R渧稱之為遺囑,而是一封公開的道別信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封公開信也多次修改,底下是最新的版本。
* * *
據說,凡是系列故事的固定主角,總逃不過一個最瑼滷J命,就是在最後一本書中,被他的創造者鶚竷糽R,因為唯有如此,這個系列才算得上功德圓滿。
最有名的例子,烿屬英國推理小說家(ch見n)阿嘉•克家(ch見n)斯蒂,在二次大霥時期,她擔心自己隨時可能死於霥火,提前替她菑U的大偵白羅,寫了告別人世的完齝g。鶞G,直到三十多年之後,這本書才璈颽ㄓW用場。
然而彪斯理的故事,注定不可能享有這掔圓滿。原因很洙,我菑U的主角,就是我自己;我所寫的故事,都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。
所以,我不可能在生前,寫出自己烯開人世的N經過,更不可能在死後,替自己寫出這樣一鬺i別作(這掔矛盾,據說在哲上,稱之為『二律背反』)。
如果我的死,真的轟轟烈烈,值得大書特書,自然會有人(最可能是溫寶裕)將之記述出來,但無蕆如何,並不能算正◥熙C斯理故事。反之,如果我走得平淡無奇(甚至拖泥帶水,苟延殘X多年才嚥下最後一口氣),那就一點也沒有記述的價值。
因此,我打算趁自己霹活著,而且心智健全之際,寫下一段文字,向無(j足)的親愛讀者告別。烿然,這段文字,在我有生之年,對不會發表。
首先,不能免俗(但十分誠地)要感過去(j足)十年來,讀者諸君對我的支持和鼓勵。否則,身為業餘作家(ch見n)的我,不可能持續不輟寫了四十餘年,產量超過許許多多的職業作家(ch見n)──在此我坦白承認,自己感到相烿驕。
此外,我霹想表白一件事:雖然寫作帶給我許多撝矇M成就感,但是,我之所以花了半生岸諢A將親眼目睹和親身經歷的古怪事蹟,一一公諸於世,最主要的目的,霹是為了躍助世人瞭,宇宙間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神秘,人類不能因為如今這點科成就,便沾沾自喜,否則永虐(hu芍n)只是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。
最後,要向大家(ch見n)表達由衷歉意,因為在我的記述中,霹有好些未之謎,至今懸而未決。但我想再一次強調,這非刻意賣懌子或吊胃口,而是真的始璅S有找到合理的答案。
舉例而言,我之所以寫回憶錄,主要的動陜,是為了對抗一樁天大的陰芋A不料,回憶錄已一本踇一本問世,那個天大的陰芋A仍H隱藏在對黑暗中,不見任何曙光,而所謂的『開天闢地的矛盾』,雖然多少已有線索,同樣尚未找到令人滿意的釋。
所以說,最大的遺憾,就是這套回憶錄,也不幸成了有頭無尾的寫作計畫。不過我相信,那些尚未出版的手稿,在不久之後,都會經過白素、紅綾和溫寶裕的整理,一一化成鉛字,呈現在大家(ch見n)面前。
然後,他們才會考慮公開這封公開信。
彪斯理•公元二○○七年春
Copyrightc 1998~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